金門行DAY3~走訪山后民俗村
來到金門,如果想看到完整的古厝聚落,一定不能錯過位在金沙鎮的山后民俗文化村!
這群建築建於清光緒26年(1900),佔地相當廣闊,
包括16棟閩南傳統二進式建築,1棟學堂建築及1棟王氏宗祠共18棟,合稱為「十八間」。
這18棟屋邸全都依山面海,整齊劃一,
精緻的建築風貌,說是金門閩南建築的代表作也不為過。
山后民俗文化村建於清光緒二十六年(西元1900年),
係旅日僑領王國珍、王敬祥父子在中堡構建的十八棟雙落古厝,
全部房舍採用閩南傳統二進式建築,呈梳型排列,
井然有序,完工後分贈山后王氏族人居住.
從闢建至完成,費時二十五年,全村住宅16間,祠堂、私塾各1間,
呈現整齊、精緻的閩南建築風貌,俗稱18間王家厝.
這佔地一千多坪的十八棟宅第建築,久年之後已破舊不堪,
民國68年經金門縣政府復舊改建,並命名為「民俗文化村」開放參觀
並將無人居住的空屋設計為七個館,有民俗文物館、禮儀館、喜慶館、
休閒館、武館、生產館及古官邸丟等,
為金門目前經規劃整修、最為完整之古厝
目前利用原有房子規劃了禮儀、喜慶、武館等主題館,
展出往日的文物,讓遊客們踏入金門的歷史。
占地達1230坪,全部房舍採閩南傳統二進式建築,
用料考究,以泉州白石砌牆,交趾陶裝飾壁面,石雕亦栩栩如生,
既有傳統建築雕樑畫棟之美,也是金門僑鄉最具代表性建築群。
所用建材來自漳州、泉州,甚至遠至江西一帶,呈現整齊、精緻的建築風貌,
讓金門的閩南古厝聚落群,由此產生了知名代表典範。
文化村內除了有各式展館之外
現今也有部分房舍該為民宿登記
想一探金門古色古香的閩式建築嗎?
那你絕不能錯過,入住古蹟民宿的難得機會
這回真的是因為出發時間太急太趕
所以來不及規劃住宿地點,否則如果有機會
我也好想訂一晚來體驗這充滿回憶的古式建築住宿一晚
由於民宿可能有房客住宿其中
因此門口也有告示牌指示請勿打擾的字樣
故我們就只有在外觀稍稍參觀便離開
山后文化館的中心點也是導覽中心
當天有不少的遊客跟旅遊觀光團
都是在此處解說整個山后民俗村的由來與地理方位規畫由來
而來到山后民宿村還有一個必吃的推薦小吃
那就是王阿婆海蚵煎
作為整個民俗村內的唯一一間餐飲小吃
生意可說是相當火紅跟爆滿
至於味道究竟如何?我們也決定點一碗來嚐嚐看味道
店內除了招牌的海蚵煎跟海蚵麵線之外
還有販售薑茶跟茶葉蛋以及風獅爺相關伴手禮
蚵仔煎跟蚵仔麵線價格都是70元
跟昨天的金道地價格一樣(感覺金門的蚵仔煎價格都比想像來的高)
菜單及價格如下
現場點了一份海蚵煎後,很快的就上菜
光是以品相來說,這海蚵煎賣像就比我們昨天吃的金道地好上許多
最起碼不要送來就是烏漆抹黑搞不清楚是燒焦還是糊掉的麵粉
王阿婆的海蚵煎我個人還沒吃之前
就可以給予75分的評價
實際品嘗一口看看
料多實在,Q彈的麵糊包裹著滿滿的蚵仔~
搭配酸甜適中的甜麵醬,個人覺得口感還不賴
實際品嘗個人覺得可以打85分了
兩人合吃一份的速度果然很快
不到兩分鐘就KO掉這盤
哈~我是覺得如果都專程來到山后民俗村了
不彷就點一盤海蚵煎試試口味,我是覺得還蠻好吃的
而入口處除了有王阿婆海蚵煎之外
另一側則是紀念品小商店
五顏六色的風獅爺小吊飾跟印章
很適合買來送給親朋好友當小小伴手禮
寧靜且古色古香的民俗村,很適合拍照
狹長的小巷搭配古厝的燕尾建築
拍起來真的超有意境的
平安二字值千金,真的是經典名言
充滿歷史風情的小巷
懷舊風的拍攝手法不經意的側身拍起來也很好看
一層又一層的門框~也是來這必拍的角度
哈~沒帶小孩出門就是可以這麼輕鬆的拍各個角度
悠閒的早晨時光漫步在民俗村的巷弄
來到金門必拍的風獅爺
在民俗村內的則是可愛又亮眼的黃色Q版風獅爺
離開山后民俗村後,一邊前往莒光樓圖中
上網Google鄰近景點,剛好發現經過全金門最大的風獅爺剛好也在附近
順道就繞去拍拍照~
安岐風獅爺
坐西南朝東北的安岐風獅爺,身高378公分,寬度與深度皆為100公分,
就供奉在「愛國將軍廟」右前側約百來公尺處,周遭田疇也曾是「古寧頭大捷」的古戰場,
安岐風獅爺乃為金門現有最高大的風獅爺。
以淺綠為主色系的泥塑風獅爺,左手持筆,右手握彩帶,
神情憨厚,卻能善盡職守,透過祂那雙銳利而炯炯有神的雙眼,擔任戍守海疆重任的護境大使,
甚至還以其聰睿智力擊退寇邊的海盜,而贏得村民一致的擁戴
金門這天天氣雖然也不甚穩定
早上也飄著小雨,但我們遊興不減
依舊抱持著隨遇而安的心情漫活的在金門旅遊
山后民俗文化村
地址:金門縣金沙鎮山后61號
電話:(082)313-100
營業時間:08:00~17:00
門票:免費參觀(部分建物未開放)
安岐風獅爺
門票:免費參觀